成果簡介:
干燥是指國民經濟各行業所涉及的利用傳熱傳質,以去除揮發性濕分而獲得一定濕含量固體產品的技術。中國是世界上能源消耗與消費第一大國,其中干燥占整個工業能耗的比例達到12%。但是中國干燥領域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整體技術存在著傳熱傳質效率低、干燥工藝科學集成度差等,特別是在石油和化工兩大行業90%以上物料干燥領域,該問題顯的尤為突出,主要體現于涉及基于高效傳熱傳質的結構與工藝、低品位干燥尾氣余熱回收和高效干燥熱源供給三大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它已成為中國干燥領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性難題。為此,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將“攻克主要耗能領域的節能關鍵技術,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和終端用能效率”列為優先發展主題,因此基于高效傳熱傳質的節能干燥關鍵技術創新及系統集成有著重要的意義。 該項目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等支持下,歷經15年連續攻關,實現了基于高效傳熱傳質的節能干燥關鍵技術創新及系統集成與工程產業化,主要創新點如下: 1、開發了內置換熱耦合非均勻布風布料的高效傳熱傳質技術,強化了傳熱傳質過程,解決物料在管間堆積堵塞、換熱管磨損等技術難題;開發了新型兩級組合干燥工藝方案,提高了干燥過程的熱效率,開發的新工藝、新裝置在多個行業實現了工業化應用。 2、研制出適用于干燥尾氣低品位余熱回收的熱管換熱器;創新了干燥系統節能優化方法,構建了熱管換熱器與熱泵機組協同處理的余熱梯級回收工藝體系;將高效低品位余熱回收裝置嵌入到干燥過程中,形成的干燥集成系統在多個行業進行了工業化應用。 3、開發了基于氣流諧振脈動的燃燒技術和微局域分割火焰燃燒技術,強化了燃燒與傳熱傳質,提高了干燥供能單元的能源轉化和利用效率;開發了生物質熱解氣純化耦合微局域分割火焰燃燒供能技術,實現了低品質能源的提質利用;所開發的新型燃燒供能干燥技術與裝備實現了工業化應用。 該項目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系統的熱量利用效率整體提高15%以上,系統整體熱效率達到80%以上。技術推廣應用于金隆銅業有限公司、河南神馬尼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荊門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山東;煞萦邢薰韭然}廠、山東齊魯華信高科有限公司、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近三年累計銷售額2.13億元,新增利潤3198.71萬元,新增稅收639.74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已授權相關發明專利17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項目以高效傳熱傳質為出發點,從結構與工藝、低品位尾氣余熱高效利用和提高干燥供能單元能源轉化率三個方面,解決約制中國干燥領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性關鍵難題,實現基于高效傳熱傳質的節能干燥關鍵技術創新及系統集成與工程產業化,以推廣示范作用促進中國干燥領域的科學技術進步。